風頭水尾
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
2018年1月9日 星期二
台灣小麥,有「種」!
台灣小麥,有「種」!
文/陳寧
(原刊於《巡田水》2016夏季號)
放下手中的電話,林訓仕臉色有些凝重。三月,本應是小麥農友迎接豐收的季節,今年卻非如此。
林訓仕是台中農業改良場技佐,也是台灣小麥育種的靈魂人物。平時除了研究工作,還要常常和各地農友熱線,討論栽種上遇到的各式難題。
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懷念耀伯 記2013年的一場訪談
因為採訪工作的緣故,和耀伯有過三面之緣。2013年,當時任職於天下雜誌,參與一個大型的年度專題,主軸是探討台灣的食物浪費問題。其中一個產生大量浪費的環節,發生在產地,許多外觀不符合市場與消費者需求的農產品,往往在產地就淘汰掉。
當時,恰好「耀伯」戴振耀帶著他親手種植的南瓜與番茄,來到台北一間咖啡店擺攤販售,同事帶著我一同去採訪他,請教他有關農產品浪費的問題。這是我第一次和這位親切的長輩見面,絲毫看不出他曾經任職農委會副主委的高位,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位樸實的農民。
後來,跟著同事一同到高雄內門耀伯的農場,進行了第二次的採訪,訪談時他談到自己種的番茄,其實也難免會有一些裂果,必須成為次級品而被淘汰,如果加工成果乾,或許有機會也可以提供給吳寶春師傅來做麵包,主管認為,如果能在報導中促成耀伯和吳寶春的見面,會是一個有意思的橋段,於是請我聯繫耀伯。
電話一撥通,向他說明我們的想法之後,耀伯不但一點也不嫌麻煩,還很爽朗的一口答應,在約定時間的那天,一個人開著車,載了一大箱番茄從內門趕到吳寶春位在市區的麵包店,看到我們仍在拍攝,也沒有在鏡頭前多做停留,把東西放下、跟吳寶春打了個招呼,就又風塵僕僕的揮著手離開了,記得應該是還要趕去送貨或者是忙農場裡的事。
沒想到那天和耀伯一別,也是最後一面。幸好一直有保留採訪逐字稿的習慣,把訪談內容整理如下,可能曾經和他見面聊過天的人,也都聽他談過類似的議題。雖然只是簡單樸實的語言,如今讀起來,仍然感到有許多讓人啟發之處,更多是無限的懷念。
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讓孩子吃進「在地」─彰化縣溪州鄉 營養午餐改革行動
每天清晨五點半,天才微亮,謝俊義已經準備出門工作。他開著白色的小貨車,穿梭在溪州的田野間,將在地農家生產的食材,配送到各個托兒所。
今(2011)年2月,彰化縣溪州鄉公所開始推動「公立托兒所食材在地化」的改革工作後,謝俊義每天除了負責把食材分別送到10間托兒所,也必須在下午時,到溪州各村落的農家,去跟農民一一收取隔天菜單上的各種食材,然後送到冷藏倉庫理貨。
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那尊我們還沒來得及推倒的銅像─《行動代號孫中山》
《藍色大門》已經是好多年前的事了,戲外的我們已經長成各式各樣的大人,《行動代號孫中山》裡的高中生卻青春依舊,有些鏡頭甚至復刻了《藍色》的場景,好比校園中人來人往的玄關、擺滿鐵椅的大禮堂,還有台北街頭有點熟悉、一時之間又無法叫出地名的巷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