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5日 星期五

老兵蒸餃

蒸餃店。
之一

小學時,外公家從梓官搬到了岡山,就鄰近一大片眷村。偶爾假日回去,爸媽便帶我們到眷村中的欣欣市場逛逛,吃一攤老兵開的蒸餃、小籠包,也買點水果帶回台南。

蒸餃店低矮的鐵皮屋,一切從簡,店裡連盞燈也沒有,老闆娘在後頭昏暗的大鍋旁忙著煮麵,兩個身型微胖的老兵,則就著窗邊透進來的光線,埋著頭橄麵、包餃子。桌子也只是幾張大木板隨意拼湊而成,醬油、香油、白醋,和沾醬料的小碟、還有用馬克杯裝著的自製綠辣椒醬料,三三兩兩散在桌上。
熱騰騰的蒸籠端上桌,看著白胖胖的餃子、小籠包冒煙,光看就是一大視覺享受,如果外帶滋味多少打折扣。因此儘管小店總是絡繹不絕,站在店門口等候座位是家常便飯,大伙還是偏好內用。

小店不免要併桌,常見獨身榮民,佝僂著身軀前來用餐。除了大家都會點的蒸餃、乾麵,也常見他們吃著菜單上沒有的,一整碗燙小白菜。當時年幼的我,好奇問爸媽,為什麼他們有那樣東西可吃?爸媽只低聲說,榮民生活辛苦,為了幫他們補充營養,所以才有這特別服務。

併桌,併了大江南北、南腔北調,也併著人生百態。長大後回想起,鐵皮屋簷下那高高的一疊蒸籠、人擠人的木板桌,也許嘴裡吃著的,還有外帶帶不走的人情味。

--

2008年,剛拆遷不久的岡山眷村。

之二

父親離開後沒幾年,岡山的一整片眷村,醒村、新生村、康樂村、自強村,突然就全拆了。

也沒特別聽外公他們提起,某次再回去,便發現整片村子已成斷垣殘壁,人去樓空,曾經繁榮的市場景象,也消逝無蹤。蒸餃店當然也不見了,儘管店鋪還在。

又過了一段時日,原以為是眷改才拆除的村落,周圍架起了噴著國防部財產、勿擅闖入標語的鐵皮圍籬,但整片地仍然只是空著,沒半點動靜。在欣欣市場攤販們聚集抗議後,市場被允許繼續營業了。攤販重新帶回人潮,但蒸餃店還是沒有回來。

我們總猜想著,店關了應該會另覓地點,重新開張,但也無從找起。外公曾經指了幾個地點,但我們前去找尋,皆不是,味道更是不對。

嘴上說著,懷念那滋味,沒說的是,懷念一家人擠在桌前吃早點的過往。

欣欣市場,很有特色的圓環型建築。
拆遷後的岡山眷村。



--

飛官宿舍一隅。

之三

一次和量議到屏東,拜訪投入眷村文資保存多年的慶元,和他聊起這片眷村被拆的事,才知道原來靠近介壽路邊有幾棟兩層樓高的眷舍,曾是日本海軍航空隊宿舍,也是唯一被保存下來的建築群。

趁著年假查詢了一下關於醒村等幾個聚落的資料,關於拆除後的空地,究竟要做些什麼?保留下來的飛官宿舍,有什麼樣的修復計畫?幾乎沒有太多的訊息。只知道拆除之後,居民們幾乎全遷居岡山另一處已經完成眷改的集合式住宅─勵志新城。

經歷了眷改旋風、差點被怪手毀去的命運,以及文史工作者、地方團體和高雄縣文化局的幾番拉鋸,飛官宿舍群終於被保留下來,卻因為沒有具體的修復計畫,日漸頹圯。

但也就在無意搜尋的過程中,發現蒸餃店仍然繼續營業的消息。多虧近年來分享美食的風氣興盛,才因此找到網友提供的資訊。

和母親一同造訪闊別數年的小店,小店有了店名,馮家麵店,原本已蒸成深褐色的舊蒸籠,也換了批新的。包餃子的老兵只剩一位,身邊卻多了幾位年輕面孔,俐落的幫忙擀麵、揉麵的工作。市場人聲鼎沸,店裡的客人依然絡繹不絕,卻已經幾乎不見老榮民身影。

一夥人擠在昏暗的店裡,等待歐巴桑送上熱氣騰騰的蒸籠,這邊吆喝著要一碗乾麵,那邊喊著還要兩籠蒸餃。

熟練的在小碟裡調和醬油白醋,慶幸著,在這片斷垣殘壁中、人事已非的此刻,我們還擁有一絲能連結起那些逝去人事物的氣味。

延伸閱讀:


分享

1 則留言:

  1. 您好!本店即將於元月份推出新產品"九層塔小籠包,蒸餃,水餃"!為感謝您過去的愛護及po文介紹,誠摯地邀請您,於元月9至18號期間的下午四點到五點前來馮家市場麵(仁壽店),領取兩份試吃餐點,每份包含小籠包,蒸餃,水餃!來店領取時,只需提示您是""風頭水尾""即可!馮家市場麵期盼您的到來,並珍惜您每一次寶貴的意見及指教!若有任何疑問,亦歡迎電洽:0976971298:0906299808*(馮先生),本人將為您盡心解答,謝謝!

    馮家市場麵敬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