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大的小紅羽土雞。 |
「雞」的閩南語發音近「家」,吃雞有「起家」之意涵,傳統上,婚禮、入厝、祭祀,以及圍爐,都少不了雞。
由於論文寫的主題跟養雞產業的產銷相關,近來跟朋友聊到的時候,發現不少人對養雞的印象是:關在一排排籠子裡,雞被固定在一個小格子中,只能起立蹲下、把脖子往前伸吃飼料,完全沒有活動空間。但正確來說,這是蛋雞的飼養型態,而我們吃的肉雞,則是養在平坦的雞舍。雖然肉雞在雞舍中的活動空間仍有限,不過待遇還是比生蛋雞好上太多。
而臺灣的肉雞飼養又可粗略分為兩類,一種是白肉雞,一種是農民自行將野生土雞與馴化過的雞種配對、育種出的「仿土雞」。
一般來說,飼養白肉雞的雞農,會和大型肉品公司,如卜蜂、大成進行契作,也就是保價收購,他們飼養的規模動輒達十萬隻,並且將雞飼養在全密閉的空調廠房中,每一批雞從小雞到賣出,周期僅30天。而白肉雞的市場,主要為速食業、餐飲業等有大量需求的客戶。
而飼養仿土雞,如紅羽土雞、黑羽土雞等這些雞種的雞農,則大多選擇將雞賣給自己熟悉的盤商,他們稱呼這種飼養型態為「自己拚」(閩南語發音)。仿土雞的飼養周期則為三個月,但雞農會分批飼養,確保一年四季、各大重要節慶前夕都有雞可賣。每一次出雞,雞農心情彷彿等待開獎,市場行情的漲跌,反映在價格,賺賠往往就在一斤幾塊錢的差距中。而盤商收購成雞後,會將雞運送到各地的市場,再由小攤販批走,在傳統市場零售。
但這樣的二分法,並非絕對,少數飼養白肉雞的雞農也是「自己拚」,而目前國內也有業者開始有計劃的推動仿土雞的契作,在養雞市場逐漸趨向資本化、集中化的時代,未來小型雞農的生存,也許只會更加辛苦。
傳統的雞舍,沒有密閉式空調系統,而是靠著大型風扇24小時吹送,以及人工控制兩側可升降的帆布,來調節裡面的溫度。 |
去年暑假,到彰化縣線西鄉的寓埔雞場,紀錄下小雞成長以及抓雞、賣雞的一些畫面。朋友戲稱風頭水尾的線西,可是「雞比人還多」。
但這片土地的命運,說來也悲哀。儘管地理環境不利農耕,但由於靠近大肚溪口,過去沿海居民仍能靠著到濕地上撿螺貝、挖赤嘴維生,也有些養鴨人家。直到20年前,彰濱工業區填海造陸,毀去曾是野鳥天堂的濕地,沿海漁業從此沒落,養雞才開始成為線西的重要產業之一。
為了怕雞隻在長途運輸過程中,因為太熱、太擠而死亡,一般抓雞的工作都在午後時分,日頭不再炙人時才開始進行。在專業的抓雞工人手腳俐落的抓完預定的一百籠雞後,日頭早已落山,卡車則載著雞隻,準備連夜送往傳統市場,送走了一批雞,農民接著又要再重來一次三個月的循環。
如此年復一年,風頭水尾的這塊土地上,人們辛苦的打拚著。
在小雞一周大時,以人工施打疫苗。 |
小雞在一周大時,要進行剪嘴,雖然不大人道,但這是雞農為了方便大量管理、避免雞隻成長過程中打鬥受傷,而必須進行的步驟之一。 |
在小雞成長過程中,受傷或死亡是無可避免的。 |
抓雞工人熟練的趕雞、抓雞。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