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小麥,有「種」!
文/陳寧
(原刊於《巡田水》2016夏季號)
放下手中的電話,林訓仕臉色有些凝重。三月,本應是小麥農友迎接豐收的季節,今年卻非如此。
林訓仕是台中農業改良場技佐,也是台灣小麥育種的靈魂人物。平時除了研究工作,還要常常和各地農友熱線,討論栽種上遇到的各式難題。
「從來沒遇過這麼嚴重的春雨,我最近每天都接到小麥農友的電話,接起來都是講災情,每個地方都很慘,我們這裡也是,田看起來都不漂亮」,林訓仕憂心忡忡的說。
小麥屬旱作,最怕遇到多雨陰濕的天氣,如果冬雨過多、田區排水不良,或者在三月收割期間遇到春雨,都會影響收成。春雨一旦下得太多,已經成熟的小
麥往往會出現「穗上發芽」的情形,也就是小麥還沒收割,還連在麥桿上的麥粒,就開始發芽。
發芽的小麥,不僅會影響加工的品質,也無法再做為種原使用。這對進行小麥育種與保種的台中農改場來說,無非是一大打擊。林訓仕表示,為了確保種原的純淨,收成之後他們必須把發芽的麥粒一顆顆挑掉,是項非常繁複累人的工作。
儘管遇到春雨來攪局,育種的工作仍然得在艱困中,持續前行。
解開台灣小麥身世之謎
走進台中改良場的小麥試驗田區,工作人員趁著雨終於稍微停歇的片刻,連忙採收,仔細分類保存,就怕不小心把不同品系的麥粒混淆了。
這裡的小麥都還沒有正式的名稱,只用編號來確認它們的身份,總共有多達二十幾個品系。放眼望去,成熟的速度、麥穗的顏色、植株高低,看起來都長得很不一樣。
對稻米稍有研究的人,或許可以叫得出幾種稻米的品種名稱,例如台梗九號、台農71號(即益全香米)、高雄147等。
那麼,台灣小麥又有哪些品種呢?
目前,台灣小麥農主力種植的品種,是1983年選育出的「台中選2號」,另外有極少數農民種植1992年育成的「台中34號」。從品種編號可以看出,過去台灣自行選育出的本土小麥品種,高達三十多種,為什麼從1992年之後,就沒有再推出新品種呢?
要解答這個問題,得先回溯台灣種植小麥的歷史。數十年前,台灣小麥的用途,主要是供應給酒廠,用來做為釀造紹興酒的原料,而非拿來製粉,因此過去選育小麥品種的重點,不在於蛋白質含量與筋性高低,是以抗病、耐熱、高產量為重點。隨著進口小麥數量的增加,國產小麥價格無法競爭,栽培面積越來越小,育種工作也就此停擺。
2007年,喜願行負責人施明煌開始推動本土小麥復耕,推出麵粉、麵條、麵包等產品,讓國內消費者重新認識台灣小麥。
加上2013年,農委會開始實施休耕地轉作雜糧補助政策,越來越多農民與業者,投入本土小麥產業,如今栽種總面積已突破500公頃。
在這股小麥復興的風潮下,台中農改場也重啟小麥育種工作,成為全台灣唯一一處持續進行小麥育種的機構。現在農民廣泛種植的台中選2號,屬於中筋品種,可用來製作麵條、吐司等產品,台中農改場場長林學師表示,預計一到兩年內,就會推出新品種小麥,可以用來磨製低筋麵粉,製作蛋糕、餅乾等產品,讓台灣小麥能夠有更廣泛的用途。
台中農改場負責小麥育種的技佐林訓仕解釋,要選育出一個小麥品種,至少需要超過十年的時間。農改場從位在墨西哥的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CIMMYT)引入800多個品系,這些品系已經在改良中心內,先花了至少七年時間,以雜交方式導入耐熱、抗病等等不同的特性,然後開放世界各地的研究單位申請種子。每個地區依照當地的風土條件,引入合適的品種,再繼續下一階段的篩選與馴化工作。
林訓仕說,這些從CIMMYT申請進來的品系,至少要再經過五年的選育,才能成為適合台灣栽種的品種。他表示,在選育過程中,除了要能符合台灣氣候條件,也必須配合農民耕種習慣,因為台灣大部份的小麥農,是在二期稻作收割後播種,隔年春耕前收割,如果小麥的生長期間太長,會拖延春耕時間,影響農民的稻作收成,因此選育出生長期較短,但產量不能太低的品種,也是目標之一。
找出屬於台灣的小麥新風味
小麥品種的選育,需要漫長的時間,面對變化越來越劇烈的天氣型態,如今年的霸王寒流,以及春雨過多造成的小麥災損,皆是警訊,急需更多人力投入小麥育種工作,才能加快腳步,找出因應之道。
此外,台灣現有的台中選2號與台中34號,皆是為了釀酒而選育出的品種,也並非最適合製粉。儘管有越來越多麵包師傅,開始使用本土小麥來做麵粉,但受限於品種單一,能夠製作的品項仍然有限,有時候仍需要搭配進口麵粉使用。
相較日本,雖然只有12%的國產小麥,本土小麥的品種卻非常多樣,各地的研究單位,都推出了地域性的獨特品種。例如以「讚岐烏龍麵」聞名的香川縣,就有一種名為「讚岐之夢」的小麥,用它製成的麵條不僅具有獨特風味,也為香川縣帶來龐大的觀光效益。
經過了二十幾年的等待,終於又即將有新品種的小麥,要來跟大家見面。期待這突破性的一小步,能為台灣小麥產業帶入更多元的面貌,讓消費者也能夠品嚐到不一樣的台灣小麥滋味。
我們的島 第865集
遇見日本小麥(一)、(二)、(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