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6日 星期三

寫在716重返凱道之前─守護農村,是我們所有人的事

一直想在今年716農民重返凱道之前寫些什麼,但畢竟去年自己缺席了,左思右想,也不知該如何下筆。

夜晚,無意間重看了一次去年夏天烽哥拍的還我土地第八號這支MV,穿插在歌曲間,2009年底相思寮居民至中科四期二林園區動土典禮上,抗議土地徵收的畫面,讓一些回憶頓時湧上心頭..


稻子的花,仔細看過她嗎?



--
從小生長在都市,農村對我來說是個再陌生也不過的場景。除了在台南的家,由於鄰近糖廠,小時候見過幾次大型機具收割甘蔗的景象,還有幾次偶爾到親戚的田裡挖地瓜、採楊桃,看似有趣的假日休閒體驗之外,我對農村、農民、農業的想像,說實在,只停留在小小百科之類的童書給我的印象。


莫約是大三、大四的時候,因為認識了一些參與樂生保留運動的朋友,間接得知了台北縣溪洲部落、三鶯部落等都市原住民被政府迫遷的訊息,在關心這些都原部落議題的過程中,我漸漸開始接觸、參與社運,也讓我後來決定到苦勞網實習、從財金系轉行跑去念新聞所。


或許是因為從迫遷議題開始接觸社運,所以在剛參與苦勞網的最初一年這段時間裡,除了為都原部落做了幾篇文字記錄,也在莫拉克風災後,寫過一些因為天災人禍等各種因素,原住民被迫離鄉的相關報導。


因此,當從朋友口中聽說彰化二林有個叫做相思寮的小聚落,因為位在中科四期園區預定地內,農地與住屋將被強制徵收,這樣的消息時,心中直覺反應,覺得應該找時間去看看才行。


2009年底,中科四期即將舉行動土典禮(友人均戲稱應該是破土典禮),就在相思寮旁步行十幾分鐘的地方。關心相思寮議題的幾位朋友,決定在典禮前一晚,舉行「高科技產業受難者祈福音樂會」,邀請了RCA女工、新埔愛鄉自救會(關心受華映、友達廠汙染的宵裡溪問題)、中科三期廠區附近的農民等朋友一同參加,為相思寮的長輩們打氣。


這是我第一次踏進相思寮,也是第一次真正的走進農村(扣除那些偶爾的遊玩經驗),用極不熟悉的閩南語,和農民交談。


那天晚上,許多從外地來參與音樂會的學生、青年們,在鄰長伯的三合院前,一起吃大鍋麵、寫布條,一陣忙碌後,則前往熱情的鬍鬚伯他那棟離相思寮有一段路的住家過夜。入夜之後,孤單佇立在田野中的房舍極冷,睡袋太薄的我不斷醒來,聽著屋外豬舍裡整夜沒停歇過的豬仔叫聲,想著明天未知的一切,難得「來去鄉下住一晚」,卻因種種因素,難以入睡,只好蜷縮在睡袋中,不斷祈禱白天快點來臨...
--
農民要抗議的訊息,早已不脛而走,管區員警事前便多次前來關切,最後和老人家們說好,只能有10個代表到會場裡陳情。


在警察的指引(監視?)下,老人家們把學生前一晚寫的布條細細摺好,塞在厚厚的外套裡,從家中走到會場,通過安檢,被維安人員帶到觀禮區的最後一排。同行的幾個朋友向警察爭取是否能讓他們坐前面一些?警察的態度強硬,不肯讓步,老人家們也默默接受。


遊覽車從彰化其他地區載來一車車老老少少,相思寮的人們就這樣靜靜坐著,看著馬英九、吳敦義、卓伯源等大官進場,上台演說,動土。他們始終相信會有機會可以當面向馬總統這樣的大人物訴說自己究竟遇到什麼樣的困境,就像之前政府代表跟她們說好的那樣,但眼看典禮就要結束,馬吳步出會場,老人家們再也按耐不住,決定拿出布條,高舉著,往鋪著鮮紅地毯的會場中央衝去。


DSCF2381


一批維安人員立刻將他們團團包圍,另一批則在紅地毯旁排排站成人牆,阻止那些想衝上前的老人,馬吳笑著快速離開會場,像什麼事都不曾發生一樣,拿著白布條的手繼續高高舉著,其他被遊覽車載來的民眾則蜂擁向會場入口,搶著領取紀念品,準備上車回家。



這荒謬的畫面,深深印在心頭。時光飛逝,如今的中科四期園區,原本台糖地上的蔗田,已經被怪手挖出的,為了埋設管線的一個個大窟窿取代,相思寮的抗爭持續至今,也已經超過一年半。
--
一年半。


相思寮在2010年初,立委林淑芬出面主持協調後,爭取到延緩徵收半年的結果。農民喘了一口氣,而這看似微小卻力量無窮的抗爭,已經將一群人,悄悄捲動在一起。


同樣在年初,中科三期環評遭撤銷,國科會卻做出停工不停產的詮釋,環評制度的自我崩壞,讓青年開始走上街頭,對不公義的開發案發出吶喊。接著在年中,國光石化的開發爭議,隨著環評程序逐漸進入緊要關頭,從檯面下逐漸升高到全國性議題,參與夏耘農村草根營隊的幾位學生,也在9月,決定到彰化芳苑的漁村進行追蹤訪調,並開始進行校園宣講、串聯,擴大為後來的全國青年反國光石化聯盟。


事件不斷發生,抱著什麼地方都想親自去看看的好奇心,這段時間以來,在課業之中,我硬是擠出了一些時間,跑去雲林、彰化許多地方的農、漁村。每隔一段時間南下,看見稻田從插秧、秧苗逐漸成長、抽穗、開花、再到金黃一片,四季的變化在這一切之中如此鮮明,但久在都市中活動的自己卻不曾用心看見。


總覺得自己的心,彷彿被遮蔽了許久似的,直到聽見風吹過稻浪的沙沙聲,才逐漸清醒過來...


但田園之美固然宜人,在聽見稻浪聲的同時,心中的另一個自己卻不忘提醒,農村不盡然如想像中的浪漫。土地強制徵收、工業搶奪水源、工業汙染農地、盜賣砂石、休耕面積逐年上升、人口外流,農村看似寧靜祥和的外表底下,其實隱藏著無數的風暴,無不威脅著台灣母親,以及我們所有人的未來。


鄰近台中火力發電廠的一大片蚵田。汙染源總是離我們所食如此的近,毫無遮掩。


即使開始有越來越多年輕人意識到,該回到(進到)農村做點事才行,不過問題實在太多太龐大,機會卻仍不知在何方。就埋頭苦幹吧,總會有辦法的,只能互相這麼勉勵著。


如果說,自己開始意識,並思考到這些問題,那麼也許都是從2009年底,第一次踏入相思寮的那個下午開始的。
--
一年半。相思寮徵收的爭議仍然沒有被妥善解決。


去年6月,苗栗大埔怪手毀田事件過後,土地徵收的議題超乎所有人想像的,迅速而廣泛受到社會大眾,甚至統治者的重視。


相思寮的阿公阿嬤也在這波行動中,走上了抵抗徵收惡法的前鋒。從中科四期的爭議開始,一直到土地徵收的問題,相思寮總是走在前頭,抵抗著。只有小小十幾戶的聚落,在整個運動中卻承受著如此強大的張力與壓力,每每想到這點,便覺得心痛,但這也是現實使然。


相思寮因為位於中科四期預定地,面臨徵收,因此抗爭的矛頭自然指向主管的國科會與中科管理局。但事實上,中科四期開發案本身,還有著其他環境問題,如放流水、健康風險評估等問題,因此在環保團體發起的行政訴訟中,被判決停止執行,不允開發,中科四期必須停工。而這一切,卻被中科管理局硬是推導成「因為要保留相思寮,所以中科四期不能開發」的謬論


多大的指控!


但老人家們仍然默默承受這一切,繼續耕種,繼續抗爭,繼續對每一個前來關心、想要了解議題的年輕面孔們,一遍又一遍說著他們的故事。直到執政者在大埔事件後所引發的輿論壓力下,裁示保留相思寮聚落,老人家們總算鬆了一口氣,也在去年底舉辦尾牙,宴請過去這段時間裡曾並肩作戰的各界友人。


不過,儘管主聚落保留了,被劃在友達廠房預定地的農場巷等散戶,卻仍然和中科局僵持不下。比相思寮更小的零散住戶,再一次,在今年農民重返凱道的戰役中,站上前線...。6月,舉著標語的陳正宗阿伯,和大埔聚落中少數同樣未被圓滿處理的散戶,孤伶伶的站在營建署前抗議著,宗仔阿伯小聲而反覆的嚅囁著,「就只剩下我了...就只剩下我...」。
--
宗仔阿伯和大埔居民在營建署前抗議的新聞,僅有少數幾個獨立媒體做了報導。報導出來後,一些網路上的留言指責,明明只是農場巷的兩、三戶沒有解決,記者怎麼可以誇大成相思寮爭議沒解決呢?


我還是不懂,農場巷、相思寮、散戶,這些名詞之間的分野是否必須如此明確?因為對我來說,孤單站在前線抗爭著的宗仔阿伯,還有大埔的少數住戶,這些年事已高,仍守著最後一塊厝地,耕種著的老農,他們其實是廣大農民的縮影,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也可能隨時發生在任何一個農村之中。


即使面臨徵收的農家只剩一戶,難道他就必須被犧牲?我認為從來都不是這樣。


在烈日下耕種養活我們的農民,感謝他們都來不及,又怎麼可以把他們從土地上連根拔起、棄置不顧呢?
--
開始使用Facebook之後,看似跟過去國小到大學時代,不同時段的朋友重新聯繫上,但除了塗鴉牆上的這些動態之外,常常感到對彼此的了解,其實仍然是沒有增加多少的。幾次跟高中、大學的好友見面吃飯,被問起最近在做什麼,為什麼好像常常在到處抗議,我只能支吾其詞,回答不出來,想盡辦法轉移話題。


寫下這些文字,雖然不知道從小到大認識的這麼多朋友裡頭,又或者更多我不認識的人們,是不是真的有幾個人能夠看到,但我心中總是猜想,也許你們之中,有人會覺得,抗議的群眾多半是政治人物角力下的工具,不值得花時間深入了解:又或者,你們之中很多人早已對新聞失望,認為那是社會的亂源,而不願再多看,甚至,對社會失望,決定獨善其身。


但我只是想傳達一些真實的故事給你們。


相信大家多少都聽聞過氣候變遷、糧食減產可能帶來的危機,這是已經實際發生在我們身上,和我們每個人都切身相關的問題。現在的台灣,國內生產的糧食只有30%,全世界的糧食若因為氣候因素繼續減產,有錢也將無法從國外買到任何食物。我們是否還需要無止盡的開發,毀去我們賴以維生的土地,繼續任由政府視世代守護土地的農民為無物?


這些都是真實發生的故事,有一些也和我到目前為止的人生互相關聯,也進而影響了自己的價值觀。很少向人開口求什麼,但我真切的希望,今年7/16、7/17,你/妳能來凱達格蘭大道看看,即使只是路過,花個幾分鐘,請你聽聽這群善良而勇敢的人們在說些什麼、在訴求些什麼吧。


而你將了解,這不是他們的事,是我們所有人的事。


DSCF2436
平安幸福,不只是他們的願望,也是我們每個人的願望。

你也可以從加入連署做起:716土地正義,我們站在一起:請連署支持停止浮濫徵收農地、土徵法立即修法


分享

5 則留言:

  1. 陳寧,我是托托,這篇文章讀得出你對於台灣土地的情感,特別是那段從陌生到熟悉的心路歷程,不曉得是否能借我推薦到好生活報網摘上,跟更多讀者分享呢?

    網摘方式,在本報首頁只會出現標題、縮圖和三行文字(約35字),在列表只會摘錄150字以內,網摘範例請見:
    http://www.taiwangoodlife.org/storylink/term/463

    讀者要看全篇圖文,都會連回到此處。還請回覆是否同意,謝謝唷。

    回覆刪除
  2. 托托~感謝你推薦啦!ok的!

    回覆刪除
  3. 已經推薦到好生活報上囉,網址如下:
    http://www.taiwangoodlife.org/storylink/20110709/4060

    回覆刪除
  4. 寫得不錯.只可惜你還相信人類單純使用能源就能改變氣候.

    台灣人何時會抗議所以環保議題中最被忽略但對全世界的危害最大的基因工程/生物科技問題?改變生物的DNA將產生更著新的物種而滋生的微生物,而既有的動植物對這些新的微生物根本沒有抗體,因此將受到莫大的威脅.

    回覆刪除
  5. to匿名:

    我也認同基因改造作物是一個很嚴重,但沒有太多人正視的問題,可惜對這部分我也了解不多,還在學習中。感謝你提出這點。

    回覆刪除